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学会优雅的生活:发源地学校昆曲创新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研究推进会
2020年9月23日
为进一步推进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的深入研究,特开展此次《学会优雅的生活:发源地学校昆曲传承的创新实践研究》子课题研究推进会。
一、会议主持
主持人:查艳虹
昆曲作为一种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与我们的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保留着我们最单纯、最古老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被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冲击。作为昆曲发源地的昆山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面对稚嫩的孩子,立足朝夕相处的校园,让昆曲文化遗产被孩子们了解、喜爱和传承,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校始建于1905年。百年来,石牌小学风雨砺洗、蕴积涵育。基于昆山巴城水乡灵动典雅的地域特色文化和学校百年造福桑梓、精心育“梅”的发展历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梅花品格为魂,凸显戏曲办学特色,将昆曲之雅浸润到每位师生的心中,立“博雅尚美”为校训,秉持“博爱、儒雅”的老师育“博学、文雅”的学生,成就“博大、高雅”的校园为办学宗旨,以雅的语言、雅的行为、雅的环境、雅的昆曲艺术,启迪智慧、启发真理、学到真知,做一个真诚高尚的人,从而拥有高雅的品行。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我校艺术特色发展现状,依托我校百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影响力,通过以传统昆曲文化为依托,构建昆曲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建设,使师生在乐中启智、怡情、养性,全面提升师生艺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同时,探寻一条立足儿童本位为主的昆曲文化课程整体建构与实施的模式,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接下来请各子课题负责人就各自的子课题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思路梳理汇报。
二、发言安排
(一)子课题一:昆曲唱腔赏析与运用(发言人:彭吴佳)
昆曲,是形成于明代的嘉靖前期。当时,吴语区的江南,盛行的是海盐腔的南戏,即,是用官话演唱的南戏。而由海盐当地的伶人,首先把当日的弦索官腔的北腔改为适合江南吴语区,包含留都南京的官话区在内的南方化的南戏唱腔,而且己盛行一阵子了。到了嘉靖年间,其唱腔就不能满足想要精益求精的唱家的口味了。想要改成唱腔更加委婉流利的唱腔,即号为『转音』的『新声』。
当时,在江苏昆山一带,由原先由江西豫昌一带,原先宁王府任乐户的户侯过云适、魏良辅等人,因为宁王辰濠叛变,被王阳明讨平后,宁王府覆亡,于是流落到昆山,另立门户。他们都是对当日流行的海盐腔的唱腔不满,于是和当日的昆山当地的都在研究『新声』的唱家,与江南另如张鳯翼及后来的梁辰鱼等,一概皆为从事于新声的研究,而其中的张鳯翼的《红拂记》即是首以新声演唱的戏曲。再加上,魏良辅死后,梁辰鱼的《浣纱记》一剧,以此新腔入戏,而马上走红而打响名号,于是此一新声就有了昆腔(昆山腔)的名号,即,因此,昆曲就正式诞生了。
课程设计理念:立足本土,让传统文化深深根植在孩子心中;发挥潜能,使孩子绽放更多的文化创意之花。开发原则:民族性、乡土性、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递进性、系统性。课程特色:以儿童为本,让孩子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
了解昆曲起源、历史和演唱艺术等。掌握昆曲唱腔特点及发声要领,运用正确的气息,进行欣赏和演唱等主题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观察、思维能力、想象力,帮助儿童树立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
昆曲唱腔课程以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表现形式、以做中学、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小组学习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培养综合能力为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昆曲的赏析、演唱技巧、评价等基本方法,了解审美过程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以及良好心理、意志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自我、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深深根植在孩子心中,使他们从小学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社会。
本课程使用了单元学习的方式,共3个单元,以“寻、探、传”这些次序和逻辑设置内容,每个单元安排的课时根据需要不等,每课时40分钟,总计6课时。课程的内容进度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最初的“寻昆曲”到后来的“传昆曲”,时时引导儿童乐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本课程还与其他学科相融通,形成走进文化的综合课程,充分体现民族性、乡土性、实践性、创造性。具体的内容框架如下:
单元名称 | 单元目标 | 具体课时 |
妙喉婉转——寻昆曲 | 通过欣赏、认识昆曲演唱激发儿童对昆曲的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 | 第1课时:昆曲渊源及发展 |
第2课时:昆曲角色的演唱 | ||
吴侬软语——探昆曲 | 通过了解昆曲唱腔,讲述相关的昆曲故事,培养儿童的模仿能力和歌曲表达能力。 | 第3课时:昆曲演唱的用气 |
第4课时:昆曲演唱的咬字 | ||
一唱三叹——传昆曲 | 通过欣赏,引导儿童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去演唱昆曲,激发儿童对昆曲的探索欲。培养他们对昆曲的兴趣。 | 第5课时:昆曲演唱的发声 |
第6课时:昆曲演唱的情绪 |
(二)子课题二:昆曲服饰鉴赏与设计(发言人:徐嘉悦)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昆曲极其讲究,有些唱腔甚至都是一句一句传下来的,跟最开始绝不出现一丝一毫的差别,台步啊甩袖,都是严格按照规矩来的,这在中国戏曲文化中是比较少见的,不仅如此昆曲的戏服也极其有讲究,哪出戏穿什么衣服什么鞋都是不能错的。大衣箱是指中国传统昆曲中角色穿的文服(包括富贵衣、蟒、冠衣、帔、开氅等),统称“大衣”。置放大衣的衣箱,称为“大衣箱”。管理大衣箱的师傅称为“大衣箱师傅”(旧时俗称“箱倌”)。大衣箱师傅必须熟知剧目、剧情、角色扮相、扎扮规制、锣鼓经以及每出戏的演出时间,掌握装扮技艺和衣箱管理技术,并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戏衣制作常识,故演员尊称其为“师傅”。20世纪50年代后通称舞美工作者。大衣箱归服装组管理。
1、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
了解昆曲服饰起源、历史和各种造型、装饰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掌握相关传统造型、装饰特点,运用美术要素构成规律,进行欣赏和创作等主题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观察、思维能力、想象力,帮助儿童树立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
昆曲服饰鉴赏课程以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表现形式、以做中学、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小组学习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培养综合能力为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我国的昆曲文化,了解相关服饰特色并加以绘画练习,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了解并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自我、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深深根植在孩子心中,使他们从小学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社会。
2、课程内容安排说明:
本课程使用了单元学习的方式,共4个单元,以“赏析、了解、学习、绘画等这些次序,每个单元安排的课时根据需要不等,每课时40分钟,总计6课时。课程的内容进度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最初的“寻虎”到后来的“悟虎”,时时引导儿童乐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本课程还与其他学科相融通,形成走进文化的综合课程,充分体现民族性、乡土性、实践性、创造性。具体的内容框架如下:
单元名称 | 单元目标 | 具体课时 |
赏析 | 通过欣赏、认识昆曲文化,观赏昆曲服饰,激发儿童对昆曲意识的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 | 第1课时:走进昆曲,了解相关的服饰特点。 |
了解 | 通过了解昆曲服饰演变过程,讲述相关的故事。 | 第2课时:详细了解关于昆曲服饰的特色、细节、颜色等。 |
学习 | 通过欣赏,了解后请学生用画笔绘出简单的昆曲服饰。 | 第3课时:先学习勾画简单纹样 第4课时:造型、图样设计 |
绘画 | 进一步深入刻画描绘昆曲服饰的纹样、色彩、图案等。 | 第5课时:深入刻画图案 第6课时:整体色彩搭配 |
3、课程实施说明:
①建立课程保障机制
②课程实施方法与途径
本课程安排在学校校本课程领域,每周1课时。
⑴普及层次:全校3-6年周四下午第3节课后按教学计划内容实施的教学活动;
⑵兴趣层次:学生自愿参加的学校封侯虎兴趣小组利用节日、假期开展的社区活动;
(三)子课题三:昆曲广播操(发言人:张佩佩)
中国昆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昆曲广播操课程是以昆曲音乐为背景,结合昆曲戏剧的舞蹈动作创编的健身广播操。本课程依托本校的小梅花昆曲校本课程,兼具艺术审美以及文化教育价值。昆曲广播操一共设有9 节,每节4X8拍。分别是:第一节:热身运动;第二节:四肢运动;第三节:肩部运动;第四节:腰部运动;第五节:腿部运动;第六节:全身运动;第七节:跳跃运动;第八节:自由运动;第九节:放松运动。
以做中学、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小组学习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培养综合能力为重要特征。通过大众化的广播体操形式,将传统戏曲文化要素融入到广播操中,“操中带戏,戏中做操”,简化却不简单,让戏曲文化真正能够走近校园、走进学生,推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这对昆曲的了解、传播和普及有重要意义。
三、会议总结
课题只是引子,让梦想来引领我们前行,我们要在探索教育的道路上,在以后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让“共研”成为一种常态教研活动,以研促教,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活动能力,让我们师生都得到发展。我们课题组对下一步的研究也确定了更明朗的方向,这将推动我们石牌小学的课题研究不断走向深入。